一、朝珠:官场身份的“活名片”
清朝官员胸前的朝珠,可不是普通的装饰品,而是能一眼看出品级的“移动官印”!

- 数字玄机:每串朝珠由108颗珠子组成,象征一年12个月+24节气+72候(合计108数)。每27颗加一颗大珠(佛头),将珠子分为四段,代表四季轮回。
- 材质定尊卑:皇帝专属:东珠(淡水珍珠)最尊贵,只有皇帝、皇后能用。官场潜规则:一品大员戴红珊瑚,祭天用青金石,祭地戴琥珀,祭日配珊瑚,祭月挂绿松石。穷官怎么办?买不起新朝珠?典当行淘旧货也能“充面子”。
二、佩戴规矩:左左右右都是学问

朝珠戴法堪称“职场生存指南”:
- 男女有别:男性左挂两串小珠(记捻)、右挂一串;女性反之。
- 背后暗藏心机:后颈处垂下的“背云”象征“一元复始”,坠角晃动时还能提醒官员仪态端庄。
三、冷知识:朝珠竟是“摸鱼神器”?

- 跪拜减负:传说朝珠触地声可代替磕头响,老臣们膝盖少受罪。
- 佛珠出身:源自佛教念珠,努尔哈赤信佛,把佛珠当赏赐,后来竟演变成官场标配。
总结
清朝官员的朝珠,既是等级森严的缩影,也藏着天文历法、佛教文化甚至“职场小心机”。下次看清宫剧,盯着朝珠看——谁戴东珠谁是真龙天子,谁挂绿松石就是要去祭月!